进入9月,各大高校接连开学,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也进入收尾阶段。
依据规划,我国高校“双一流”建造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现在间隔2017年首轮名单发布现已曩昔4年,本年将是新一轮评选酝酿作业的重要节点。
据不彻底计算,到现在,全国已有逾越60所高校官宣发动新一轮“双一流”建造,竞赛十分剧烈。
因为“双一流”建造点评方针并未对外揭露,各类国际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就成为调查“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开展状况的重要参照。
现在,软科国际大学学术排名(ARWU)、QS国际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国际大学排名(THE)及《美国新闻与国际报导》国际大学排名(U.S.News)同为较具重视度的国际大学排名。其间,ARWU自2003年以来已接连19年发布榜单。该榜单包括国际论文、N&S论文、高被引科学家、教师获奖、校友获奖、师均体现等方针,从中也可一窥近20年我国高校学术开展水平及其在全球的排位改变。
图片来历:软科
不过,多位学者此前呼吁,应警觉大学排名“指挥棒”效应。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讨所副所长张端鸿不久前撰文指出:“大学排名并不归于科学点评,不应该成为判别大学好坏或国家高等教育实力的标志。”
近来,2021年ARWU最新名单发布,全球抢先的1000所研讨型大学中,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有157所大学上榜,比2020年添加13所。
其间,7所我国内地高校跻身全球百强,别离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我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这个数字仅次于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并排全球第三。
图片来历:软科
详细来看,清华大学排名第28位,较上年提高1位,并接连两年名列全球TOP30,间隔亚洲榜首的东京大学只差4个位次;北京大学排名第45位,较上年提高4位,居全球TOP50之列。
清北之外,4所华东高校亦稳居全球百强——浙江大学排名第52位,间隔TOP50仅一步之遥;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9,初次进入TOP60;我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63,初次进入TOP70;复旦大学排名第77,初次进入TOP80。
值得重视的是,中山大学是本年新晋TOP100的新面孔。其在最新ARWU榜单中排名第89位,初次入围全球百强一起,也改写广东高校国际大学排名新纪录。
将规模扩大到入围榜单的国际前1000高校,全国上榜高校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别离为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占比逾越全国一半。
再来看“双一流”高校状况。2021年前1000名榜单中,共102所“双一流”高校上榜,比上一年添加3所,占全国157所上榜高校的65%。
而早年500名高校来看,“双一流”高校的带头作用愈加显着——本年共59所“双一流”高校入围500强,占全国72所上榜高校比重达82%。
与此一起,“双非”院校也在兴起。榜单显现,本年共55所“双非”院校入围,比上一年添加10所。其间13所名列国际500强,42所排名坐落501-1000之间,后者数量与“双一流”高校齐头并进。
其间,深圳大学在“双非”院校中排名最高,还有3所建立不到10年便成功跻身国际1000强的高校值得重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西湖大学及山东榜首医科大学。
拉长时间线,自2003年以来已接连发布19年的ARWU榜单,也是调查我国高校开展进程的一个参照。
张端鸿剖析指出,我国高校在名誉、论文宣布引证等方针方面的确有显着前进,必定程度上能反映我国大学近年在建造国际一流大学举动中获得的成效。
数据显现,2003年ARWU榜单初次发布时,共有9所我国内地高校入围国际500强,排名最高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仅位列全球第201-300名之间。尔后数年,清华大学曾时间短入围国际200强,但名次并不安稳。
201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起入围国际200强,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则在2012年同步跻身国际200强,上榜高校到达4所。也是在这一年,我国财务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份额历史性打破4%,也是自1993年国家层面提出这一方针后初次达到。
2016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初次跻身ARWU国际100强,排名稳步上升。尔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我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接连入围国际100强。
到2021年,全国已有157所大学入围ARWU国际1000强,72所国际500强、7所国际100强。
据软科计算,2018以来,我国内地高校ARWU上榜数量每年增加率别离为7.3%、9.1%和9.0%,成为全球上榜高校增速最快的国家(区域)之一。
数据来历:软科
分区域看,整理近19年各省份上榜ARWU高校数量,2003年,全国9所入列国际500强的高校,别离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吉林、山东7个省份。
不过,这些省份在尔后长达十余年的剧烈竞赛中逐渐摆开距离。
2021年,北京、江苏各有13所高校入围前500名榜单,并排全国榜首;上海坚持稳步增加,从2003年2所添加至2021年7所;浙江、安徽、吉林三省均无显着改变,上榜高校数量(1所)仍与2003年坚持一致。
广东和山东则在近两三年前进显着,2018-2021年,两省上榜高校别离添加6所、4所。湖北、陕西亦增加较快,2003年至今别离实现从0到5、从0到3的打破。
这背面,离不开各地不断加码投入。实际上,近年来,“进入四大干流国际大学排名前300名、200名、100名”“当选ESI全球前1%、1‰”“当选QS国际大学排名前100名、前50名”等提法已成为不少高校追逐的要害方针。
对此,21世纪教育研讨院院长熊丙奇曾撰文指出:“我国大学近年来在国际大学排行榜中的名次多有提高,与排行榜自身所选用的方针体系有必定联系。因为排行榜对校园名誉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些高校环绕大学排行榜方针办学,直接照搬排行榜方针并逐级分解分派到教师头上,并将其作为查核教师的方针。”
这乃至引发大学“刷排名”争议。
比方,2020年U.S.News发布的亚洲数学学科排名中,曲阜师范大学逾越北京大学等名校排名榜首,引发广泛重视。依据U.S.News官方信息,曲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在“论文引证”排名靠前。有媒体查询知网信息后指出,“2020年间,曲阜师范大学在外文期刊上频频宣布数学相关研讨,有时可达一天两、三篇,其间‘水分’令人生疑。”
应该看到,不管哪一种高校排名,都有其缺点和缺乏,其方针体系无从全面反映大学的悉数,方针排名并不彻底与办学实力相匹配,乃至存在用一个规范来衡量不同类型高校的状况。比方在许多高校排名中,一些人文社科范畴实力雄厚的高校体现却并不杰出。
图片来历:摄图网
我国人民大学点评研讨中心履行主任周光曾发文称,现在有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这些排行榜一个一起的问题是重视外延方针、投入方针,而非内在方针,“这样的排行榜是很简单误导人的”。
“教育点评事关教育开展方向,有什么样的点评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上一年10月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点评变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拟定“双一流”建造成效点评方法,杰出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效果、自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国际一流。
眼下,新一轮“双一流”评选成果发布在即,于高校而言,排名能够作为不断改进提高的参阅和镜鉴,但不应在其间迷失教育的初心。
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指出,依据排行榜的方针来办学,只会带来校园办学方针的偏移
红星新闻记者 蔡晓仪 潘俊文 实习生 祝越
修改 张寻
近来,“我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被证明,随后又传出南京大学、兰州大学连续退出的音讯。
据了解,现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大学排名系统首要有QS、THE、U.S.News、ARWU四家,但因为常常“数据打架”,这四家评级安排排名的各项方针和合理性也遭到不少质疑。一家赴美留学安排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介绍,国外排名的逻辑思维,关于我国高校和学生而言,多少是有点“不服水土”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知红星新闻,因为大学排名榜自身是免费的,借助于大学排名向大学出售咨询、认证、数据类的广告和产品,是大部分排名安排的盈余方法。一般是在全球规划内,给各国的顶尖大学供给咨询服务,“讨论如安在该排名榜上取得前进”。
但国内外多位教育研讨者以为,评级安排的付费广告、咨询服务等商业化活动,也影响了排名的公平性。
【名校之“退”】
近年名次均下降,排名不作为重要建造方针
近来,网传“我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引发注重,随后媒体从多个威望信源和知情人处证明了这一音讯。
据报导,多位知情人表明,我国人民大校园方领导层已就退出国际大学排名构成一致并做出决议。其间,该校一有关领导泄漏,校园确已决议不再参加国际排名。
除我国人民大学,有音讯称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已连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4月15日发布的一则通报中,南京大校园方清晰,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造高校全体建造计划》编制中,校园开展和学科建造均不再运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造方针。
据报导,我国人民大校园方称已就退出国际大学排名构成一致并做出决议。
兰州大学一位相关部分的工作人员也表明,该校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国际大学排名,“之前泰晤士曾专门联络校园,终究决议不参加。QS之前联络校园时,报过一年数据,后来应该没有再跟进。”
以现在“四大国际排名”之一的“QS排名”为例,记者注意到,现在人民大学官网页面已无2022年QS排名的最新数据。近五年来,该校的QS排名也继续走低,从2017年的420-430名下降至2022年的601-650名。
此外,现在QS官网上仍能在查询到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的独立页面。页面显现,近五年南大排名逐年走低,从2017年的115名下降至2022年的131名。兰大排名降幅也较大,已从2017年的551-600名下降至2022年的751-800。而清华、北大则均逐年上升至15-18名。
21世纪教育研讨院院长熊丙奇介绍,所谓的“退出”,是指大学宣告不与排名安排协作、不向排名安排供给数据,而不是排行榜不再把这所大学排在榜单中,因而还能在榜单中看到相关校园的姓名。至于南京大学的“退出”,依据校方的说法,并未提“退出”,仅仅“校园开展和学科建造均不再运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造方针”。
“大学不向排名安排供给数据,并不会影响到排名安排对大学的排名。因为大部分排名安排用以排名的数据,都是从揭露途径取得,且可‘验证’。排行安排依据自己设定的方针、权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给各大学打分,得出名次。假如大学给什么数据,就用什么数据,反而影响排行榜的公信力。”熊丙奇说。
【威望之争】
各大排名成果差异大,合理性存疑
揭露信息显现,现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大学排名系统首要有4个:国际教育研讨安排(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国际大学排名(简称QS),《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国际大学排名(简称THE),《美国新闻与国际报导》发布的U.S. News国际大学排名,以及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软科国际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
经过在揭露数据库检索关键词,红星新闻发现,各类排名已对我国高校办学方法发生必定影响,不少学者从活跃、消沉两方面剖析国际大学排名对我国高校办学的影响,乃至有学者剖析高校排名上升的事例,总结出“改进我国高校排名表现的对策”。
在我国知网中,与“国际大学排名”主题相关的文献共702条,与“国际大学排名”“我国大学”主题相关的文献共有56条,与“QS排名”“我国大学”主题相关的文献共有80条。在这些主题之下,多触及“国际一流大学建造”“‘双一流’建造”等具体问题。
来历:红星新闻 专家指出,依据排行榜的方针来办学,只会带来校园办学方针的偏移 红星新闻记者 蔡晓仪 潘俊文 实习生 祝越 修改 张寻 近来,“我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被证明,随后又传出南...